能否能行电池来关成本储突围靠低液流业迎折键转
说实话,这两年最让我感到兴奋的就是新能源行业的变化。记得三年前大家还在讨论低碳转型,现在"碳中和"已经成为全球共识。在这个转型过程中,储能技术就像能源界的"调节器",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。 不得不说,国家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确实给力。《"十四五"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等文件密集出台后,我们能看到储能行业明显加快了发展步伐。今年上半年投运项目数量直接翻倍,850个新项目落地,累计装机突破20吉瓦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光伏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场景,历史似乎正在重演。 在众多储能技术中,液流电池一直给我一种"优等生却不得志"的感觉。它的安全性、循环寿命、扩容灵活性都很出色,特别是电解液可循环利用这点,简直就是环保模范生。但现实很骨感,高昂的成本让它始终难以大规模铺开。这就好比一个学霸因为学费太贵上不了大学,实在可惜。 不过最近有个好消息。纬景储能选择的锌铁液流电池路线,让我看到了破局的希望。他们的"超G工厂"投产后,6吉瓦时的年产能可不是闹着玩的。这让我想起特斯拉建超级工厂时的情景,规模效应一旦形成,成本下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。 葛群董事长提出的"两毛钱度电成本"目标确实令人振奋。但作为一个在能源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,我深知这个挑战有多大。好在他们采取了多点布局的策略,广东、山东等地的生产基地陆续建成,这种"广撒网"的战术很明智。 说实话,我最看中的是锌铁液流电池的"灵活部署"特性。现在很多新能源项目受限于场地条件,传统储能方案难以实施。而液流电池可以根据需要"见缝插针",这在寸土寸金的今天特别实用。 看着珠海"超G工厂"的生产线启动,我仿佛看到了中国储能的未来。这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。如果真能把度电成本降到两毛以下,那对新能源行业来说绝对是里程碑式的突破。政策东风下的储能行业
液流电池的尴尬与机遇
降本之路任重道远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突破27000美元:市场狂欢还是昙花一现?
- 当比特币遇上乔·罗根:一场关于货币未来的精彩对话
- 资深玩家带你揭秘:这款篮球NFT为何被称为十年一剑
- Starknet:区块链游戏界的黑马正在崛起
- BRC20生态的转折点?DotSwap能否成为救市良方
- NFT市场再现黑马:Pudgy Penguins交易量暴涨背后的故事
- 解密全同态加密:从理论萌芽到技术突破的三十年风雨路
- BNT狂飙27%!0.5美元大关已被突破,这里暗藏什么玄机?
- SEC与Binance.US的拉锯战:法官为何迟迟不下裁决?
- 以太坊大佬集体抛售:是市场预警还是常规操作?
- TON公链:从Telegram弃子到加密新贵的逆袭之路
- 当柴犬遇上狗狗:一场加密货币界的萌宠大战
- 稳定币支付的合规困境:当链上监控遭遇现实世界的灰色地带
- 对冲基金大佬的避险选择:为什么我选择了黄金和BTC而非股票
- GMX的艰难转身:V2升级能否重振昔日雄风?
- 我创造Zuzalu的心路历程:当虚拟部落走进现实
- 稳定币争夺战:一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产业革命
- 区块链世界的安卓与iOS之争:EVM与非EVM的未来博弈
- 比特币的冬眠期:为何老玩家们仍在疯狂扫货?
- 重磅!Web3版抖音获600万美元融资,零成本空投即将来袭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