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访谈 > 毒一案流行了答如何共识模型像病播病学样传找到我用 正文
时间:2025-09-25 11:18:53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访谈
今天在捣鼓微软新出的AI工具Bing时,我突发奇想:能不能用流行病学的理论来解释Web3世界的共识形成机制呢?要知道,在这个圈子里,一个好的叙事往往能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。当传染病模型遇上Web3叙事我选择了经典的SIR模型作为分析工具。这个模型说来有趣,原本是用来预测疫情发展的,但现在看来,用它来分析Web3叙事的传播简直再合适不过。这让我想起了罗伯特·席勒在《叙事经济学》中的观点——经济叙事确实...
今天在捣鼓微软新出的AI工具Bing时,我突发奇想:能不能用流行病学的理论来解释Web3世界的共识形成机制呢?要知道,在这个圈子里,一个好的叙事往往能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。
我选择了经典的SIR模型作为分析工具。这个模型说来有趣,原本是用来预测疫情发展的,但现在看来,用它来分析Web3叙事的传播简直再合适不过。这让我想起了罗伯特·席勒在《叙事经济学》中的观点——经济叙事确实具有类似传染病的特性。
简单来说,SIR模型把人群分成三类:
易感人群(S):就像那些还没接触过NFT概念的普通人,一听"数字艺术品所有权"就两眼放光;
感染人群(I):好比整天在推特上狂刷"GM"的加密信徒,不仅自己深信不疑,还热衷于传教;
康复人群(R):就像经历了LUNA崩盘的老韭菜,现在看到"算法稳定币"四个字就生理性不适。
我设置了三个关键参数:初期90%的"小白",10%的"信仰者",没有人产生免疫力。转化率定为0.8(毕竟加密圈最擅长的就是制造FOMO情绪),脱敏率只有0.01(一旦入坑,很难回头)。
跑完模型后的结果太有意思了:大约72%的人最终会长期相信这个叙事。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"共识"吗?难怪比特币经历了这么多轮牛熊,依然有一批死忠粉。
为了验证模型的普适性,我又做了两组对照实验:
第一组模拟那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热点,比如某些昙花一现的"革命性"DeFi协议。高传播率(0.8)配上高脱敏率(0.2),结果只有1-3%的人会选择长期相信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"跑得快"游戏吗?
第二组则像以太坊这样的项目,传播速度中等(0.5),但用户粘性极强(0.01)。最终62-76%的留存率,完美解释了为什么V神随便发条推文就能搅动市场。
这个模型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:想要打造长期价值,不能只追求传播速度。看看现在的RWA、L2这些赛道,谁能维持低脱敏率,谁就更可能笑到最后。毕竟在加密世界,最贵的不是流量,而是那些打死也不卖的铁粉。
下次当你看到某个新叙事突然刷屏时,不妨用这个框架想想:它是会像新冠一样持续流行,还是像禽流感那样昙花一现?
以太坊交易实战:我的交易哲学与盈利心得2025-09-25 10:54
PlugChain八月动态全记录:技术创新与生态拓展的双重奏2025-09-25 10:51
DeFi监管风暴来袭:谁能在这场猫捉老鼠游戏中独善其身?2025-09-25 10:30
Arbitrum币价跌跌不休:L2龙头为何陷入困境?2025-09-25 10:13
元宇宙:是未来革命还是资本游戏?我在科技浪潮中的观察与思考2025-09-25 10:11
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:五大潜力赛道深度解析2025-09-25 09:45
九月抄底黄金期:如何在市场筑底阶段把握投资良机2025-09-25 09:38
Coinbase终于要牵手闪电网络了!创始人亲口证实这一重大决定2025-09-25 09:26
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,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2025-09-25 08:50
NFT市场:寒冬过后能否迎来春天?2025-09-25 08:38
加密世界的至暗时刻:危机中的机遇与曙光2025-09-25 10:56
Tornado Cash开发者Pertsev的漫长法律挣扎:一场改变加密世界规则的审判2025-09-25 10:45
寒冬中的曙光:我为什么依然看好加密市场的未来2025-09-25 10:23
市场周线完美收官,后市走向引热议2025-09-25 10:09
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2025-09-25 10:03
Base生态基金首轮投资:这些新兴项目将如何重塑链上世界?2025-09-25 10:02
在新加坡Token2049的所见所感:一场金融科技的狂欢与反思2025-09-25 09:53
加密货币的八月寒冬:当市场情绪跌入冰点2025-09-25 09:33
香港Web3.0协会为特首施政报告献策:四把钥匙开启数字金融未来2025-09-25 09:28
TRX逆势上涨:0.1美元大关近在眼前?2025-09-25 09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