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遭场担储降创美联息预爆市7月忧 遇重I数据引
这周二晚上,美国劳工部发布了一份让人睡意全无的经济数据——7月PPI指数环比增长0.9%,创下近三年来的最大单月涨幅。作为一个经常熬夜盯盘的老股民,看到这个数字时我差点把咖啡打翻。要知道,市场原本预期只有0.3%左右的温和增长,这波"惊喜"来得实在有点突然。 PPI数据就像经济中的"天气预报",它预示着未来CPI可能的走向。这次让人担忧的是,涨价不是某个特定行业的问题,而是全方位的:服务成本跳涨1.1%,其中航空票价和酒店价格反弹3.1%,投资管理费更是暴涨5.8%。同时,商品成本也上升0.7%,从食品到电子零件都在涨价。 说到这个,我想起上周去超市,一盒草莓居然要7.99美元,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还不到5美元。这不禁让人思考:这些涨价真的只是暂时现象吗? 市场很快把矛头指向了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。钢铁铝材进口税推高了原材料成本,而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又导致农业用工荒。数据显示,新鲜蔬菜和干菜的批发价暴涨近40%! 让我想起家乡俄亥俄州的一位农场主朋友,他前段时间还在抱怨找不到足够的采摘工人。现在看这个数据,他的困境似乎成了整个经济的一个缩影。 这份报告让美联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。原本市场预计9月可能降息50个基点,现在这种可能性直接归零。虽然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还在,但看着这样的通胀数据,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鲍威尔,恐怕也会举棋不定。 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过去几个月,华尔街一直在争论"通胀是暂时的"这个命题。现在来看,这个"暂时"可能要重新定义了。 通胀数据一出,加密货币市场立刻"现出原形"。比特币在午夜时分一度暴跌至117,156美元,ETH也失守4500美元大关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类似的情况——每当通胀数据超预期,数字资产总是首当其冲。 看着这些数字,我不禁感慨:在经济数据面前,再疯狂的投机热情也得低头。这也给那些认为加密货币能完全独立于传统金融体系的人提了个醒。生产成本全面上涨 通胀幽灵再现
川普关税和劳动力短缺火上浇油
美联储的"走钢丝"难题
加密货币也跟着"跳水"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一位老韭菜眼中的Token2049:亚洲加密市场的冰与火之歌
- 牛市将至:一位资深从业者的三点肺腑之言
- 寒冬将至:这些山寨币或将永久告别加密舞台
- 9月24日以太坊行情分析:把握震荡中的交易机会
- 市场观察:当M顶遇上降息预期,我们该何去何从?
- 区块链行业周报:监管、人才与市场博弈的多重奏
- 当DeFi遇上交易所:一场金融民主化的奇妙化学反应
- 金融科技圈沸腾了!香港这场Web3盛会要放大招
- Stacks升级在即:比特币L2生态能否迎来春天?
- NFT维权乱象:当数字藏品遇上维权风暴
- 投资路上的那些坑:一位老手的肺腑之言
- 2023真实资产上链:一场正在发生的金融革命
- 币市风云: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冰火两重天
- JPEX暴雷事件:香港监管重拳出击打响虚拟资产保卫战
- 从玩笑到传奇:狗狗币与比特币那些你不知道的事
- 加密寒冬中的「秃鹫」?a16z一周四投背后的市场博弈
- ARC代币:在Arbitrum生态中崛起的明日之星
- Chainlink强势领跑:为什么LINK最近如此亮眼?
- 加密寒冬持续:第三季度融资跌至21亿,市场寒意逼人
- LPDFi浪潮来袭:Logarithm Finance能否成为下一个GMX级别的财富密码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