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势润背么秘密快递3亿中通增长着什后藏净利
说起快递行业,最近几年可谓是"冰火两重天"。就在同行们为价格战焦头烂额之际,中通快递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这家国内快递巨头最新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,在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大环境下,他们依然实现了25%的净利润增长,达到23亿元人民币。 作为快递行业的老兵,我仔细分析了这组数据。最让我惊讶的不是75亿件的包裹量,也不是22.4%的市场份额,而是中通在价格战如火如荼的当口,依然保持着可观的盈利能力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双十一期间走访的一些快递网点,当时很多加盟商都在抱怨"送一单亏一单"的窘境。但中通似乎找到了平衡点。 记得有一次和行业内的朋友聊天,他说:"现在的快递业就像在走钢丝,一边要市场份额,一边要利润。"而中通CEO赖梅松的表态恰好印证了这一点:"我们坚持不做亏本买卖。"这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特别是在单票收入下降13.5%的情况下,他们竟然还能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利润增长,不得不佩服管理层的运营智慧。 仔细看财报细节,你会发现中通的"省钱经"很有意思。他们在干线运输上下了大功夫,单位运输成本下降了11.4%,相当于每单省下6分钱。千万别小看这6分钱,放在75亿件的体量上,就是4.5亿的真金白银。这让我想起他们去年投入的那些自动化分拣设备,现在看来确实物有所值。 有意思的是,他们还在玩"轻重搭配"的游戏。把9300辆高运力车型(15-17米长)部署在干线运输上,这种"大车跑长途,小车跑短途"的策略,在油价高企的当下显得格外明智。据说有些线路因为优化得好,每公里能省下两三毛油钱。 不过,中通也面临不小挑战。跨境业务的疲软导致货运代理收入下滑近20%,这提醒我们:没有哪个企业能完全避开大环境的影响。但令人欣慰的是,他们主动调整了企业客户业务,砍掉了51.3%的亏损业务,这种"壮士断腕"的勇气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尤为可贵。 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:中通调整了全年市场份额增长目标。这说明他们正在回归理性,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。颜惠萍CFO说得实在:"以价换量的非理性竞争已经侵蚀行业利润。"这话说到了点子上,与其赔本赚吆喝,不如稳扎稳打。 展望未来,中通给自己定的方向很明确:不跟风打价格战,专注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。赖梅松提到要打造"最稳定的加盟网络"和"最高的客户满意度",这让我想起京东物流当年走过的路。也许,快递行业的下半场,真的要靠服务质量来说话了。 值得一提的是,中通手里还有1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额度。在经济下行期敢这么大手笔回购,说明管理层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股价确实比高峰期低了不少,倒是个不错的买入时机。 总的来说,中通这份季报给寒冬中的快递行业带来了一丝暖意。它告诉我们:即便在最卷的市场里,依然有人能找到盈利的路径。关键是要有自己的节奏,不随波逐流。这或许就是中通给同行们上的一堂生动的商业课。数字背后的故事
成本控制的魔法
挑战与机遇并存
未来之路怎么走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一位老韭菜的11.17币市观察笔记
- 币安理财双币投资迎来重磅升级:投资更灵活,收益更省心
- 市场风向急转:三大主流币关键点位解析与实战策略
- 加密市场风云录:当比特币与山寨币上演王者之争
- 市场叙事大乱斗: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,我们该如何投资?
- 比特币8月回暖行情遇冷:老玩家套现离场 机构资金退烧
- 稳定币与RWA:金融创新的双刃剑背后
- 狗狗币行情暴走!0.25美元可能只是这场狂欢的开胃菜
- Shibarium网络交易火爆背后:生态繁荣为何难挡SHIB市值缩水?
- 从发朋友圈到发代币:Pump.fun如何让币圈变得接地气?
- SEC的双轨革命:当市场工程师遇上加密妈妈
- 币圈风云变幻:特朗普政府政策松绑引发行业地震
- 鲍威尔放鸽引发市场狂欢,为何ETH成为最大赢家?
- 币圈老司机手把手教你:8.11比特币以太坊实战操作指南
- 加密货币周观察:以太坊王者归来,美国监管释放重磅信号
- 美联储改革:一场关乎美国经济未来的豪赌
- 当稳赚不赔遇上区块链:揭秘那些披着科技外衣的金融骗局
- 深夜观察:比特币三浪下跌开启,以太坊反弹恐成泡影
- 特朗普为何对就业数据动手脚?一场关于数据公信力的角力正在上演
- Web3的未来:从数字社区到实体国家的奇妙旅程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