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如路走坊合并一保之以太周年环何
转眼间,以太坊那个被称为"合并"的历史性时刻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了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ETH价格还停留在1600美元左右,和合并前差不多时,心里难免有些失落。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者,我更关注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变化。 还记得合并前,以太坊和比特币一样采用POW机制,矿工们日夜不停地用显卡"挖矿",那场面简直就像在烧钱。我有个朋友当时投资了十几台矿机,电费账单看得人直冒冷汗。现在好了,转向POS机制后,以太坊的能源消耗直接下降了99.99%!这可不是吹牛,加密碳评级研究所的数据摆在那儿。说真的,这种改变对整个行业的形象提升太大了。 现在回想起来,贝莱德那些大机构当初对加密货币的环保质疑,现在都被以太坊用实际行动怼回去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环保指标虽然上去了,但代价是啥?这点咱们得好好聊聊... 合并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质押量暴增,现在都快2700万ETH了!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你看Lido Finance一家就占了32%的质押量,这要放在传统金融里,早就被反垄断调查了。我特别理解社区成员的担忧:万一哪天Lido出点啥幺蛾子,整个网络不就... 说到这个,去年Coinbase和龙卷风现金那档子事还历历在目。当时很多人都在担心中心化平台会不会为了合规乱来。事实证明,去中心化这事儿,说着容易做着难啊! 虽然合并本身没让以太坊变快,TPS还是那个10左右的龟速,但它给Layer2的发展铺好了路。现在各种二层方案百花齐放,zkSync、Optimism这些新秀的TPS加起来都超50了!这让我想起V神说的那个"proto-danksharding"技术,据说能实现每秒10万笔交易。要是真能成,那场面... 最近在韩国区块链周上,V神又画了个新饼——用手机就能跑节点。这想法挺酷,但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已经学会对这些"未来功能"保持淡定了。毕竟以太坊的升级速度,懂的都懂。 说实话,在经历了2022年那些交易所暴雷、项目跑路的糟心事后,合并这事儿显得没那么震撼了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可能是以太坊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。它就像个固执的技术宅,虽然走得慢,但每一步都踏踏实实。 现在的以太坊,就像个刚完成减重的运动员,虽然还没达到巅峰状态,但至少卸下了环保包袱。至于未来能不能跑赢其他公链?咱们拭目以待吧!能源革命:从耗能大户到环保标兵
质押狂欢背后的隐忧
Layer2的春天来了?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: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
- 狗狗币的十字路口:暴跌50%还是绝地反击?这3个信号值得关注
- 以太坊的寒冬突围:当市场暴跌时ETH在忙什么?
- Venus Protocol:重新定义DeFi借贷的游戏规则
- 美联储数字货币之路:政治角力与技术探索的拉锯战
- Web3教育领域的黑马项目:HOOK为何值得关注
- 比特币投资心理学:为什么你总是被主力割韭菜?
- 以太坊经典:15.6美元这道坎,空头们还能再收割一波吗?
-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下一轮牛市前的布局指南
- API3融资:区块链数据桥梁的新篇章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近期走势解读
- 重磅合作!燧原科技携手多方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算力新生态
- 稳定币正在改写金融游戏规则:SWIFT时代的终结者?
- 市场捷报:比特币多单精准命中500点大关
- 市场观察:CPI数据出炉后,金融市场何去何从?
- 比特币抄底信号闪现?关键指标释放8个月来最强买入信号
- OpenAI内幕:Q星项目引爆高层地震,AGI真的要来了?
- 比特币上演过山车行情:暴涨10%收割2.7亿美元空头
- 香港加密市场再添新玩家:HKBGE申请交易牌照引关注
- 9月9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稳健布局胜过盲目追涨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