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影圈的老炮儿Jonah Greenberg站在Token2049的聚光灯下,眼眶微微发红。这位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制片人,正用略带沙哑的嗓音讲述着一个让他夜不能寐的梦想——用区块链技术重塑整个电影产业。"二十年前,拍电影是件纯粹的事,"Jonah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,仿佛在回忆与吴镇宇把酒言欢的日子,"现在?我们得先向那些根本不懂电影的投资人卑躬屈膝。"
一个电影人的区块链救赎
说实话,当我听到Jonah分享的行业困境时,不禁倒吸一口凉气。数据显示全球电影票房看似繁荣,背后却是创作者们的举步维艰:预算缩减40%,项目夭折率高达60%,更别提那些因为资本干预而面目全非的剧本。这让我想起前几天重看《教父》时科波拉的感叹——现在的电影更像是财务报表而非艺术作品。
但就在这场由CyberPictures和Odaily联合举办的"INCEPTION"活动上,我看到了转机。Jonah激动地展示着他们的解决方案:通过RWA(真实世界资产)代币化,让真正的影迷成为电影的主人。想象一下,你不仅能提前看到心仪导演的剧本,还能通过持有NFT获得票房分成,甚至决定某个角色的命运——这不正是我们这些影迷梦寐以求的吗?
三类玩法颠覆传统模式
运营负责人Mihwak Yang的演讲简直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。他们设计的三种参与模式让我这个老影迷听得心痒痒:
1. 高风险高回报的"电影IPO" - 像早期投资科技初创公司一样押注新人导演,虽然可能血本无归,但万一押中下一个诺兰呢?
2. 稳扎稳打的STO投资 - 和合规平台Republic合作,适合我这种又想参与又怕风险的普通投资者。
3. 粉丝专属的沉浸式体验 - 当Mihwak播放Omeebo的预告片时,全场惊呼。这个由《爱死机》编剧打造的项目,居然允许粉丝通过NFT冠名电影角色!这让我想起《头号玩家》里的场景,没想到这么快就成真了。
大佬圆桌:RWA不只是金融游戏
随后登场的圆桌讨论堪称神仙打架。dForce创始人Mindao Yang一针见血:"现在大家都在炒代币化国债,但文娱资产才是让区块链出圈的王炸。"ArkStream的Allen Su更直言,像CyberPictures这样的项目很可能是下一个牛市的重要叙事。
听着这些大佬交锋,我突然意识到:这不仅仅是投资方式的变革,更是一场文化民主化运动。当普通观众也能用真金白银支持自己喜欢的作品时,那些靠流量明星和IP炒作的烂片,是不是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?
离场时,我看到不少观众围着Jonah询问项目细节。在这个被资本异化的时代,或许区块链真能还电影以纯粹。至少,我打算先注册个账号,没准下次就能在片尾字幕里看到自己的名字呢?
顶: 4773踩: 9
评论专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