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中区块前行链周录创新踌躇规与国W在合之间上海见闻
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上周的上海区块链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记得参加完新加坡Token2049时,我还抱怨现场气氛不够热烈,谁知上海的会场更是冷清得让人发慌。说实话,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下,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不易了。 对比国外那种鱼龙混杂、五花八门的展会,上海的区块链周显得格外"规矩"。每个展位都像被尺子量过一样整齐划一,发言嘉宾的措辞也是字斟句酌。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:连展板上的文案都要经过三层审核,生怕出现一个敏感词。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合规意识,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练字时老师强调的"横平竖直"。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DAO组织者和社区运营者。在寒冬般的市场环境下,他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蚂蚁,四处奔走串联资源。记得有个90后小姑娘,一个人运营着三个社群,每天凌晨还在群里发行业资讯。她说:"总要有人坚持做这些事,行业才能活下去。"这份执着,让我看到了行业复苏的希望。玄学奇遇:当程序员遇上算命先生这次行程最魔幻的体验,莫过于被一个写智能合约的程序员拉去算命了。这位平时满嘴哈希算法的技术宅,居然对易经八卦如数家珍。他神秘兮兮地跟我说:"在Web3这个财富大转盘里,代码只是表象,运势才是底层逻辑。"看着他认真研究命盘的样子,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"科学的尽头是玄学"。 转了一圈下来,最大的感悟就是:太阳底下真的没有新鲜事。那些号称颠覆性的项目,仔细一看都是在重复前人的商业模式。投资人现在都学精明了,再漂亮的白皮书也抵不过一个靠谱的团队。有位VC朋友说得很实在:"现在投项目就像相亲,先看人品,再看家底。" 最令人唏嘘的是,这次展会几乎看不到外国项目的身影。连那些华人团队都在想方设法往海外跑,展会上清一色的"国产"项目让人五味杂陈。更搞笑的是,有些传统企业明明在做Web3,却非要打着"元宇宙"的旗号,这种欲盖弥彰的操作,活脱脱就是行业版的"皇帝的新衣"。 带着这些观察和思考,我踏上了前往香港的飞机。或许下一站,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吧。谨慎前行:中国特色的Web3发展之路
社区的力量:熊市中的温暖篝火
行业观察:不变的商业本质
本土化困局:墙内开花墙外香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特所思(XTZ)今日狂飙:是抄底良机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?
- 华尔街巨头的隐秘棋局:贝莱德为何突然盯上稳定币?
- 城市NOA争夺战:4D毫米波雷达为何成为车企新宠?
- 麦当劳重金加码中国:一个汉堡帝国的新战略布局
- 从领跑到吊车尾?ChatGPT的江湖地位正在被撼动
- 手把手教你:如何把DOT资产安全转移到Moonbeam网络
- 加密货币投资新玩法:OKX收益猎手让期权不再高冷
- L2生态大比拼:谁才是真正的赢家?
- 稳定币:一场正在改变世界金融格局的数字革命
- 元宇宙游戏新纪元:星灵神兽即将震撼开启
- 当区块链遇上传统商业:Web3用户增长的破局之道
- 美元流动性将引爆史上最大牛市?一场精心设计的金融游戏
- 加密货币市场晚间观察:比特币、以太坊蓄势待发
- 当江南水乡遇上元宇宙:西溪湿地玩出新花样
- 加密货币投资:光靠运气不如买彩票,全靠技术也不靠谱
- Cosmos Hub三季度观察:ATOM价格下挫背后的转型阵痛
- 8.5行情手记:比特币横盘整理,以太坊能否突破3700关键位?
- OpenAI高层震荡:当AI理想遇上资本现实的困境
- 贝莱德这步棋下得妙!以太坊ETF申请引爆币圈狂欢
- DOT行情深度解析:5美元关卡成为多头必争之地
- 搜索
-